治療氣喘病及預防其急性發作有兩大原則:
1.
避免過敏原:
避免會誘發氣喘的刺激因素。跟氣喘有關的過敏原,常見的有家塵、蟑螂、貓毛、狗毛,及黴菌等,甚至在台灣某些鄉間常見的一些植物(銀膠菊,豬草)也容易引起質重的過敏。一般可用環境控制來避免各種過敏原。
避免環境其它因素的刺激:例如冷暖溫差太大的變化,也會引起氣喘發作,一般研究室內外的溫差在攝氏七度以上,過敏體質的小朋友就常感到不適。此外,食用冰冷飲料及食物、或接觸污染的空氣、二手煙、刺激性味道如油漆、樟腦丸、殺蟲劑、廚房油煙等等,都是會誘發氣喘發作的刺激因素,應該盡量避免。另外,積極治療鼻竇炎、胃食道反流,這些潛在的疾病,也可以改善氣喘的控制情況。。
2.
適當的藥物治療,以下將加以討論。
目前在氣喘的治療方面,大多以〝全球氣喘創議組織(GINA, Global Initiative
For Asthma)〞,在整合全世界重要氣喘治療專家的意見後,所公佈的的氣喘診療指引,作為參考。最新一版的氣喘診療指引是在2006年11月13日公佈。這是從1991年來第四次的修正。新版的原則是將氣喘依症狀的輕重分類,再輔以簡單的儀器〝尖峰呼氣流速計〞來測定肺功能受損的程度而分級。現在是分為輕度間歇性、輕度持續性、中度持續性、及重度持續性氣喘四級。希望用這種科學,準確的方法,作為治療時用藥輕重的指標,以降低全球氣喘的罹病率及致死率。詳細分級因為是醫學較專業祈的內容,對一般民眾在此處不便多述,有需要時可請教相關的醫師。
治療氣喘病的藥物有兩大類:一類是解除症狀用的支氣管擴張劑,另一類是預防性的抗發炎藥物。
這兩大類藥物品都有口服及吸入性兩種劑型。
1.
口服型的藥劑需要的劑量較大,口服入體內後只有小部份的藥是作用在真正有治療需要的呼吸道上,大部份的藥則的浪費在體內其它部份,造成其它器官不必要的藥物負擔,也可能引起不必要的副作用。
2.
吸入型的藥物則是用吸入的方式,使藥物直接作用在呼吸道,只有在呼吸道達到較高的冶療濃度,而不影響其它器官,可以大為減少全身性的副作用。
支氣管擴張劑包括有交感神經作用劑(β2-Agonist)及茶鹼(theophyllin)兩大類,其作用是讓支氣管上的肌肉放鬆,始呼吸道變的通暢,而解除咳嗽,呼吸困難等氣喘症狀。
支氣管擴張劑一般最常的時機
1.
在有症狀的時侯治療用
2.
也可以當做預防性的在運動之前就開始使用,以預防運動後的氣喘發作。
3.
可以保護性的例行照常規服用,以預防症狀的出現,特別是睡前吃,可以預防半夜出現症狀,但是可能有手抖,心跳加速,不易入睡,等副作用,但是這些副作用已經可以經由藥物的改進而降低到很不明顯的程度。
另一類是預防性的抗發炎藥物
包括抗組織銨劑、吸入性類固醇、白三烯調節劑三種,對於經常出現氣喘症狀的病人,規則性地使用此類藥物,能使呼吸道的發炎反應長期獲得控制,氣喘症狀自然就會減少,吸入性類固醇只會在少數病人產生輕微的局部作用,如口腔內長白色念珠菌,這可以用吸藥輔助器及漱口來防止。
在氣喘病急性惡化時,可次依據病情的需要,短期使用口服類固醇約3到10天,這是安全且有效的治療,不會有嚴重、不可逆的副作用。
若症狀需要到口服類固醇或吸入支氣管擴張劑才能穩定時,就表示應該每天使用吸入式抗發炎性藥物。事實上,規則性使用抗發炎藥物病不會產生所謂抗藥性或依賴性。反之,若沒有適當使用吸入性抗發炎藥物,而讓氣喘症狀常常處在發炎狀態,久而久之,呼吸道可能會出現不可逆的發炎、腫脹、甚至纖維化的現象,肺功能也會變差。
現在氣喘治療上一個非常重要的觀念就是不要怕使用類固醇,因為經過醫學上長期的觀察及研究以後,現今已經非常瞭解,氣管的慢性發炎、水腫、變型才是致病的最重要的因素。如果治療時單獨的使用氣管擴張劑,則只能暫時放鬆氣管,但是對於氣管黏膜下層的慢性發炎是完全沒有效果的。長期只使用氣管擴張劑只會使發炎慢慢變重,治療會愈加困難。
而目前所使用的吸入型類固醇如果按照醫所指示使用,是沒有甚麼副作用,但是可以有效降低黏膜的慢性發炎反應,在治療止是不可以缺少的,所以類固醇的使用在氣喘治療上愈來愈重要。
有那些常用藥物呢?請見以下表格:
|
分類 |
藥名 |
劑型 |
治療氣喘常甪藥物 |
抗炎性藥物
|
類固醇 |
prednisolone
pulmicort
Budsodide |
吸入劑 |
口服劑 |
注射針劑 |
非類固醇類抗發炎劑 |
Sodium
Cromoglycerate(Intal) |
|
Nedocromil Sodium |
氣管擴張劑 |
乙型交感神經刺激劑 |
口服或吸入劑 |
膽鹼抑制劑(如Ipratropium
bromide) |
|
茶鹼(Theophyllin)類 |
口服劑 |
抗過敏劑
(即抗組織氨) |
Benedryl
Allegra,,Cetrizine etc |
傳統短效型 |
新一代長效型 |
白三烯調節劑 |
Singulair欣(欣流) |
口服劑 |
類固醇與氣管擴張劑合劑 |
Seretide(使費泰),
Symbicort |
吸入劑 |
類固醇
類固醇的噴型吸劑,在標準醫師建議量之下使用時,其安全性相當高,對於全身性的副作用很少,不會造成月亮臉、水牛背等現象,對生長也沒有影響。
唯獨需有耐心,因為類固醇主要是預防氣喘的發作,不是吸入後立刻有氣管放鬆的治療效果,必需連續使用5∼7天以上,效果才會明顯。連續使用可以使氣管內因為過敏所造成的發炎現象逐漸降低,原則上一個療程建議使用至少四至六個月。
˙乾粉式吸入劑
可以單獨含有類固醇或合併氣管擴張劑。現在使用甚廣,例如:Seretide, Symbicort有不同的藥劑含量,方便不同年齡症狀選擇使用。
˙口服、注射劑
對於急性嚴重的發作,使用氣管擴張劑的效果都不明顯時,建議一次由靜脈或口服給予大量的類固醇,短期使用並不會有副作用。較頑固的患者為了維持療效,則建議用prednisolone(每公斤體重每天給1∼2毫克的量口服),一天只有早上給予1次。
當氣喘的症狀一穩定,就立刻停止口服,平均只給三至七天的藥,所以對人體的副作用也非常少。
當然,當長期使用大劑量的吸入式類固醇時,副作用也就和全身性類固醇相似了,所以在使用上還是必須由專科醫師指導,以最少的劑量達到最好的治療效果;正確的治療觀念、正確的使用步驟以及使用輔助器(Spacer)、再加上與其它藥物(長效型支氣管擴張劑、茶鹼、白三烯拮抗劑)的適度合併使用,都可減少吸入性類固醇的使用劑量。
短期全身性類固醇的使用對於嚴重急性氣喘發作,不但可減少支氣管的發炎反應,也可加強支氣管擴張劑的療效;長期使用吸入性類固醇則除了抗發炎效果外,也可以降低氣道的敏感性,減少氣喘再發作次數;如果因為擔心生長受影響而不去使用或使用不當,反而容易氣喘發作,容易使用到全身性的類固醇,而氣喘的經常發作更會影響到生長發育,得不償失了。
非類固醇類抗發炎劑
用在治療氣喘的非類固醇類抗發炎劑有Sodium
Cromoglycerate(Intal)及Nedocromil
Sodium兩種。
白三烯調節劑
(亦稱為白三烯拮抗劑)
例如Singulair欣(欣流)
白三烯調節劑的使用已證實可以減低methacholine引起的呼吸道過度反應及乾冷空氣引發的氣喘。在陸續發表的研究中也證實其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有其療效且有多方面的應用,在新的治療準則中也將其納入對持續性氣喘的慢性控制的用藥之一,不過目前上市的各種白白三烯調節劑,因劑量不同(有4毫克、5毫克、10毫克不同劑量),適用於不同的年齡層,但並非使用於所有的小朋友。同時並不建議單獨用於中重度的氣喘,因此對於在兒童氣喘的應用上仍需注意。
在兒童使用了白三烯調節劑三個月時,研究指出既可減低氣管擴張劑劑的使用率,也可以降低類固醇的使用率(自28%下降至19%)。對吸入型類固醇無效且小於五歲的氣喘兒童,白三烯調節劑也被視為一種”加強治療
的功能。
安全性:
目前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有和白三烯調節劑使用相關的安全性問題。
Sodium Cromoglycerate(Intal)
這些屬於非類固醇的細胞穩定劑,可以使呼吸道黏膜部(是括氣管及鼻腔)上容易造成過敏的肥胖細胞(mast
cell)在受到過敏原的刺激時不易過度反應,可以有效減少過敏及發炎現象。
˙適用對象
1.舉凡呼吸道的過敏,包括過敏性鼻炎及氣喘,均可使用此藥。
2.其它對於因為冷暖溫度變化,以及運動刺激所引起的過敏反應也非常有效。
3.比較適合輕度及中度氣喘患者,嚴重者還是需要用類固醇治療。
˙使用建議
在運動或因其它因素致使氣喘發作之前15分鐘前先給藥,可以有效預防其發作。
˙給藥方式
目前市面上有三種不同的包裝可用:
型式 |
使用建議 |
定量吸入式 |
目前很常用,每壓擠一次可以噴出一定的量,將此固定量吸入肺部(或鼻部)治療。 |
乾粉吸入式 |
類似於定量吸入的方式,但是吸入的是粉劑。這種方式給藥到達肺中的濃度最高,然而一般患者的接受度不高。 |
噴霧式 |
使用比較方使,可用於年幼兒童,利用水劑噴霧式給藥,但是目前為止國內尚未進口。 |
˙副作用少
甚為安全又沒有類固醇所可能發生的副作用,偶而可見使用後有口乾,胸部緊緊的、噁心、出疹。
Nedocromil Sodium
是一種比Sodium
Cromoglycerate更為有效的抗發炎藥物,化學結構不同,但是藥理作用相似,給藥方式以定量吸入劑為主。副作用也與前者相類似。
支氣管擴張劑
乙型交感神經刺激劑
是一般人使用最廣的支氣管擴張劑藥物,可以分為「短效型」及「長效型」的兩類,也都有口服劑或吸入劑兩種用法。一歲以下幼兒因為氣管壁內的平滑肌還沒有發育好,使用支氣管擴張劑的效果不太顯著;對於一歲以上者、甚效果隨年齡而增加。
在新的治療準則中,長效型的口服或吸入式的支氣管擴張劑(例如Salmeterol,,Formoterol,Procaterol)因為藥效長,副作用少、近年使用更為廣泛,尤其常用於中、重度的持續性氣喘,其可以改善夜咳或運動誘發氣喘的症狀。
但是其並不建議單獨一直使用支氣管擴張劑來冶療氣喘,若氣喘連續發作,醫生需要考慮加入吸入型類固醇或併用白三烯調節劑。
膽鹼抑制劑
亦可降低二歲以下幼童的支氣管阻力,最常用的是Ipratropium
bromide,建議最好與乙型交感神經刺激劑合用。
茶鹼(Theophyllin)類
嬰幼兒少用,一般大於三歲以上的小朋友及成人較常使用,可以擴張氣管,也有抗發炎及降低氣管內黏液分泌的作用,但是因為其副作用大,時常合併有嚴重的腸胃症狀,例如:噁心、嘔吐、肚子痛等,也會引發頭痛,有時甚至會引起心跳停止,所以醫師必須時常驗血,監視患者血液中的藥品濃度。
使用此藥治療氣喘急性發作必需靜脈給藥才能有迅速的治療效果,如果只用口服,因為口服以後血液中藥的濃度升高需要時間,平均大約要兩天後才能出現治療效果較適用於長期慢性的患者。
抗過敏劑
「抗過敏劑」即醫學上的「抗組織氨」。組織氨是過敏反應腦細胞所釋放出的一種物質,可以使血管擴張,黏膜腫脹,皮膚出現疹塊,因此會出現鼻塞、打噴嚏,眼睛紅,氣管黏膜紅腫等現象。
抗組織氨的作用
醫學上所用的抗組織氨,其作用可以中和因為過敏患者的體內所產生的組織氨,避免上述過敏現象的發生或緩解發作的程度,以減少患者的不適。
使用建議
抗過敏劑有很多種類,長期使用同一種抗組織氨時,身體會產生抗藥性;所以當使用一段期間效果開始變差時,便應告知醫生,醫生會換另一種使用。
抗組織氨的藥用類型
˙傳統的多為短效型 一天需服用3∼4次以上,且有頭昏、欲睡等副作用,可能影響上課與開車的專心;有的人則還會有胃部不舒服及口乾等副作用。新一代的則改為長效型,較沒有這些副作用。
˙新一代的長效型 一天只需用1∼2次(Centrizine,Fexofenadine…等),較為方便,較少有嗜睡的副作用。但是要特別注意,有些長效的抗組織氨(以Teldane為主),在與某些藥物合用(例如:紅黴素類、ketoconazole等)時,可能引起肝臟、心臟功能的衰竭、甚至死亡,需特別小心。
|